特大网络诈骗案宣判结果案例 (一)

答2020年8月,浙江台州宣判一起特大网络诈骗案,案涉3.16亿,主犯被判处无期徒刑。案件的主要内容及宣判结果为:
2018年10月,陈先生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内容为“招聘539个抖音、快手视频作品点赞员。点赞一单0.5至2元,日薪80至150元。时间自由,多劳多得。”陈先生心念一动,觉得试试也无妨。
随后,陈先生做了视频点赞、软件下载等任务,获得13.35元,但因未达到平台规定的提现标准而无法提现。后来,陈先生发现平台里兼职任务长期不更新,向平台要求返还会员费也没人理,而提现标准也突然从原先的30元提高到了500元。至此,陈先生意识到受骗。
随着公安机关的追踪排摸,一个总部位于山东青岛,成员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特大网络诈骗集团逐渐显露,他们以数家网络科技公司为掩护,暗地里从事诈骗活动。公司具有较强的组织性,设有多个诈骗团队,团队内部又分为外宣部、培训部等,以高薪网络兼职进行虚假宣传,哄骗、引诱被害人缴纳会员费。据统计,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受骗缴纳会员费的被害人近200万人,包括大学生和家庭主妇在内,被害人遍布全国各地,诈骗金额达3.16亿余元。截至案发,该诈骗集团成员达3000多人,在全国众多城市都设有分部,规模十分庞大。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孙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组织、领导犯罪集团,利用网络技术手段,骗取他人财物达3.16亿余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孙某系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法院遂依法作出上判决。
此外,涉及该案已落网的160余名犯罪嫌疑人已另案处理,目前有30多人被判刑,其中8人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揭秘网络贷款诈骗案背后的最新手段 (二)
答网络贷款诈骗案背后的最新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泄漏与收集:
非法获取用户信息:“黑产”团队通过各种非法渠道获取用户个人信息数据库,包括购买相关数据源头文件。爬虫程序抓取信息:利用爬虫程序自动抓取公开平台上发布的交易记录、债务纠纷、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
“洗白”手法:
建立正规交易平台:犯罪团伙通过建立公司、注册商标,并在互联网上开设正规交易平台,积累良好信誉和口碑评价。提高信任度:利用技术手段增加身份认证环节及相关安全保障机制,装扮成真实且值得信赖的金融服务机构。
精准定位与快速反应:
选取目标对象:选取借钱、风险意识较弱或防范能力低下的群体作为目标。诱导与威胁:通过诱导、威胁等手段获取目标信任,并控制其资金流向。
逃避打击与隐匿身份:
预先规划撤离方案:犯罪团伙在作案前已规划好撤离方案,多次虚构个人信息,频繁更换手机号码和网络IP地址。干扰监管机构:利用黑客技术对相关监管机构进行渗透攻击或干扰,阻碍警方有效跟进调查。
应对措施:
加强公共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公众对网络贷款诈骗的认识和防范能力。政府立法打击:呼吁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立法,加大打击力度。市民审慎选择:广大市民在借贷过程中应审慎选择平台,核实合同条款,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综上所述,网络贷款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加强监管、防范和打击此类行为,以保护广大市民的利益并维护良好金融秩序。
网络诈骗十万余元能判几年呀 (三)
答网络诈骗十万余元,一般能判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分析如下:
基本法律规定: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网络诈骗十万余元明显超过了这个标准,因此适用这一量刑幅度。特殊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诈骗数额在10万元,并且具有某些特定的严重情节,如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惯犯、诈骗救灾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等,那么可能会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从而面临更重的刑罚,即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但在没有这些特殊情节的情况下,一般按照数额巨大的标准量刑。
综上所述,网络诈骗十万余元,在一般情况下会判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具体量刑还需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院的判断。
网络诈骗1400元立案吗 (四)
答网络诈骗1400元通常不足以立案。具体理由如下:
立案金额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的,才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满足立案条件。因此,网络诈骗金额通常需要达到三千元才能立案。
地区差异:虽然三千元是通常的立案起点,但各省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这意味着在某些地区,立案金额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然而,即使存在地区差异,1400元通常仍然低于立案门槛。
法律解释的适时调整: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诈骗案立案金额标准并非一成不变,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因此,在处理网络诈骗案件时,应参考最新的法律解释与规定。然而,就当前情况而言,1400元通常不足以满足立案条件。
综上所述,网络诈骗1400元通常不足以立案,但具体立案金额标准可能因地区经济状况有所不同。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并参考最新的法律解释与规定。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网络诈骗案最新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协律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