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毒蕈毒蕈中毒类型
- 2、肉毒中毒是什么
- 3、食物中毒的特征是什么?
- 4、细菌性食物中毒怎么办
- 5、神经型食物中毒定义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毒蕈毒蕈中毒类型 (一)

答全球已知的毒蕈种类大约有100多种,我国发现的毒蕈种类约80余种。各种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临床表现也各异。根据各种毒蕈中毒的主要表现,大致分为四类: 1. 胃肠炎型中毒:由毒粉褶菌、毒红菇、虎斑蘑、红网牛肝菌及墨汁鬼伞等毒蕈引起,潜伏期约1/2~6小时,主要症状为剧烈腹泻、腹痛等。治疗通常为对症处理,死亡率低。
2. 神经精神型中毒:由毒蝇伞、豹斑毒伞等毒蕈引起,毒素类似乙酰胆碱。潜伏期约1~6小时,除肠胃炎症状外,还有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多汗、流涎、流泪、脉搏缓慢、瞳孔缩小等。使用阿托品类药物治疗效果佳。少数严重病例可能有谵妄、幻觉、呼吸抑制等表现,个别人可能因此死亡。
3. 其他类型中毒:由角鳞灰伞菌、臭黄菇等引起,除肠胃炎症状外,可能伴有头晕、精神错乱、昏睡等症状。即使不治疗,1~2天亦可康复,死亡率低。
4. 溶血型中毒:由鹿花蕈等引起,毒素为鹿花蕈素。潜伏期6~12小时,症状包括溶血、贫血、肝脾肿大等,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如头痛等症状。治疗多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血为主,死亡率不高。
5. 中毒性肝炎型中毒:由毒伞、白毒伞、鳞柄毒伞等引起,毒素包括毒伞毒素及鬼笔毒素。鬼笔毒素快速作用于肝脏,毒伞毒素作用较慢但毒性大,能直接作用于细胞核,抑制RNA聚合酶,并显著减少肝糖元。此型中毒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临床经过可分为6期,包括潜伏期、肠胃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和恢复期。有些病例呈暴发型经过,潜伏期后1~2日突然死亡。
毒蕈中毒临床表现多样,但通常起病时有吐泻症状。如未注意询问食蕈史,易被误诊为肠胃炎、菌痢或一般食物中毒。遇到此类症状的病人,尤其是在夏秋季节出现一户或数户同时发病时,应考虑毒蕈中毒的可能性。结合食用野蕈史及临床症状,诊断通常不难。若能从现场觅得鲜蕈加以鉴定,或用以饲养动物证实其毒性,诊断将更准确。
扩展资料
蕈,即大型菌类,尤指蘑菇类。有毒的大型菌类称毒蕈。亦称毒菌。毒蕈(dúxùn)即俗语“毒蘑菇”。图为致命白毒伞。
肉毒中毒是什么 (二)
答肉毒中毒是由肉毒杆菌外毒素引起的中毒性疾病。其主要类型和特点如下:
食物中毒型:
原因:食入被肉毒毒素污染的食品,如罐头、火腿、臭豆腐等。症状: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包括头痛、眩晕、眼肌和呼吸肌麻痹、双侧下行性肌力减弱及软瘫。
伤口型:
原因:由肉毒杆菌感染伤口所致。症状:同样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
婴儿肉毒中毒:
原因:如食用被肉毒杆菌芽孢污染的蜂蜜引起。症状:同样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治疗与预防: 治疗:患病后应及早注射肉毒抗毒血清进行治疗。 预防:关键是严格食品管理,食物食用前需煮沸,以避免摄入被肉毒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对于婴儿,应避免食用可能含有肉毒杆菌芽孢的食物,如蜂蜜。
食物中毒的特征是什么? (三)
答食物中毒的典型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患者还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肉毒杆菌食物中毒以运动神经麻痹症状多见,胃肠道症状少见。
潜伏期短,一般由几分钟到几小时,呈爆发流行,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传染。
病人临床表现相似,且多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
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多发生细菌性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冬春季多发生肉毒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等。
食物中毒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拓展资料: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治疗
消除毒物:应在6小时内采用催吐、洗胃和导泻。
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液治疗,防止严重恶心、呕吐所致休克。
控制感染:病原未明确前,可选用广谱抗生素。病原明确后,根据药敏结果用药
选用针对性解毒剂。
对症治疗:根据不同症状,采用退热、镇静、吸氧等方法。
细菌性食物中毒怎么办 (四)
答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处理方法如下:
对于胃肠型食物中毒: 卧床休息:初期应适当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调整饮食:初始时建议进食流食或半流食,随着病情好转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补液治疗:可选择口服补液盐溶液进行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对症治疗:如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可使用山莨菪碱、阿托品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静脉输注:剧烈呕吐时,可给予平衡盐溶液进行静脉输注,维持内环境稳定。 抗休克治疗:如患者出现休克表现,应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 抗生素使用:一般不推荐使用抗生素,但患者出现明显高热时,应根据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对于神经型食物中毒: 催吐、洗胃、灌肠:尽早进行催吐、洗胃及灌肠治疗,常用溶液为5%碳酸氢钠或1:4000高锰酸钾。 导泄治疗:给予适当导泄,减少肉毒杆菌外毒素再吸收,但应避免使用镁剂。 保持气道开放:视患者情况尽早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保持气道开放,维持稳定循环功能。 使用多价位抗毒素血清:力争在24小时内尽早使用多价位抗毒素血清治疗。 营养神经及青霉素使用:进行营养神经治疗,并使用青霉素消灭肠道内肉毒杆菌,减少外毒素产生。
神经型食物中毒定义 (五)
答神经型食物中毒特指肉毒中毒,是由于进食含肉毒梭菌外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疾病。下面裕祥安全网为大家详细介绍神经型食物中毒。
神经型食物中毒定义
神经型食物中毒特指肉毒中毒,是由于进食含肉毒梭菌外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疾病。肉毒杆菌分泌的肉毒素中毒是属于神经型食物中毒,亦称肉毒中毒。临床以恶心、呕吐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及咽肌瘫痪为主要表现。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
传染源为家畜、家禽及鱼类。病菌由动物肠道排出,芽胞污染食品,在缺氧环境下肉毒杆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外毒素。主要是通过被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传播,多见于腊肉、罐头等腌制食品或发酵的豆制品、面制品。人群普遍易感,无病后免疫力。潜伏期为12~36小时,最短为2~6小时,长者可达8~10天,中毒剂量愈大则潜伏期愈短,病情亦愈重。起病突然,病初可有头痛,头昏,眩晕,乏力,恶心,呕吐(E型菌恶心呕吐重,A型菌及B型菌较轻)
食物中毒是非常危险的,食物中毒就会发生中毒症状,呕吐,腹泻、头痛、体温升高、甚至血便、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呼吸困难和死亡等。因此我们在平时要多学习食品中毒安全知识,让我们多了解食物中毒如何预防,更多知识尽在裕祥安全网。
对于神经型食物中毒怎么治疗,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协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