铊中毒会导致瞬间死亡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一)

铊中毒会导致瞬间死亡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最佳答案铊中毒不会瞬间导致死亡,但中毒的严重程度不同,可以是慢性或急性。铊的最小致死剂量大约是12毫克/公斤体重,而儿童在摄入5毫克至7.5毫克/公斤体重的情况下就可能导致死亡。铊对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它能够进入细胞核,并取代钾离子,其对某些酶的亲和力是钾的10倍。铊不仅损害体细胞,也能损伤生殖细胞染色体。碳酸铊还能增加胚胎的死亡率,并且其致突变活性高于氯化汞这样的明显致突变剂。

中毒症状可以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

1. 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通常通过口腔摄入铊而发生,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阵发性剧烈腹痛和胃肠道出血。神经系统症状也显著,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肢麻木和疼痛,逐渐蔓延至躯干。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谵妄、惊厥或昏迷,以及类似癫痫的发作,还可能出现智力减退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毒后大约10天,患者可能开始出现脱发,起初是斑秃,随后可能发展为全秃。皮肤可能会变得干燥并伴有皮疹。

2. 慢性中毒:

慢性铊中毒的早期症状类似于神经衰弱,包括金属味觉、大蒜气味、四肢无力、下肢麻木和食欲不振,以及腹泻和腹痛。随后可能出现慢性脱发,起初为斑秃,之后可能发展为全秃。脱发前头发可能会感到搔痒和灼热。视力可能会减退,严重者可能导致失明。

怎么预防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二)

最佳答案铊是一种剧毒品,青白色金属。 在1993年10月1日开始执行的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剧毒物品品名表》中,与氰化物同列A类。由于铊无色无味,且易溶于水,进入人体时人们不会发觉。铊是一种缓发性的剧毒物品,致死量在1克左右,进入人体后有3至7日的潜伏期。铊是一种很稀少但普遍存在的元素,铊的毒性高于铅和汞,属高毒类,具有蓄积性。对人来说,0.5-1克的一次性摄入量便足以致死。 在自然界中,铊不以金属形式存在,而是以微量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很多物质中,主要与钾和铷有关。而铊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另外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同样被污染,当人体食用了这种非食用盐(常有不法分子将此种盐贩卖)后,而引起中毒。 1.接触控制:皮肤接触也会造成轻度铊中毒,所以要尽量避免皮肤接触。 2.饮食注意: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接触到的,但铊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另外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同样被污染,当人体食用了这种非食用盐(常有不法分子将此种盐贩卖)后,而引起中毒。 3.作业防护:工作中若需要接触铊,如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同样被污染,因此,生产鞭炮的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往往带有红色,注意不买,不食带有红色的盐。要禁止在工作中进食、吸烟,并戴防护口罩或防毒面具、手套,穿防护服;工作后进行淋浴。 铊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大于铅、汞,属高毒类,具有蓄积性。一般认为,铊对成人最小致死量约为12mg/kg,5mg/kg~7.5mg/kg的剂量即可引起儿童死亡。铊主要通过肾和肠道排出,少量可从乳汁、汗腺、泪液、毛发和唾液排出。铊排泄缓慢,有报道铊中毒患者28周后仍能在尿中测出铊。 发病机制: 铊中毒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代谢途径有关: 1. 铊的理化性质与钾相似,它与钾离子有关受体部位结合,竞争性抑制钾的生理生化作用。 2. 铊与酶分子或蛋白巯基结合,抑制许多酶的活性。 3. 铊在体内与核黄素紧密结合,干扰其代谢,导致丙酮酸代谢和其他有关的能量代谢障碍。 4. 铊可通过血脑屏障在脑内蓄积而产生明显的神经毒作用。 5.铊对甲状腺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临床表现: 1. 急性中毒: 多为误服或自服所致。铊经口进入人体后,潜伏期长短与剂量大小有关,一般约在12~24小时,甚至长达48小时。 最初为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可出现阵发性腹绞痛或隐痛、腹泻或顽固性便秘,也可有口腔炎、舌炎、牙龈糜烂以及出血性胃炎等,有时患者仅表现为厌食或恶心。 中毒后2~5天出现双下肢酸、麻、蚁走感或针刺感,下肢特别是足部痛觉过敏是铊中毒的突出表现。运动障碍出现较晚,严重时出现肢体瘫痪、肌肉萎缩。常可波及颅神经,可发生视力减退、视神经萎缩、复视、周围性面瘫、构音及吞咽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可出现头痛、睡眠障碍,情绪不稳、焦虑等精神异常和行为改变,严重病例出现中毒性脑病,可表现为谵妄、惊厥和昏迷。 脱发为铊中毒的特异性体征,一般于中毒后1~3周左右发生。表现为头发一束束脱落,可致斑秃或全秃,严重者胡须、腋毛、阴毛和眉毛都可脱落,但眉毛内侧1/3常不受累。一般情况下,脱发是可逆的,大约在1个月左右开始再生,然而严重铊中毒可致持久性脱发。 皮肤干燥、脱屑,可出现皮疹、痤疮、皮肤色素沉着、手掌及足跖部角化过度,指甲和趾甲于第4周可出现白色横纹(Mees纹)。 其他损伤:部分患者有肝、肾、心肌损害的临床表现。 2. 慢性中毒: 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与急性铊中毒基本类似。早期表现为类神经症,如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疲倦、乏力等,随后出现毛发脱落,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视力下降是一突出表现,严重者只有光感。也可有周围神经病变、皮肤色素沉着、Mess纹等。 实验室检查: 1. 生物样品测定:测定尿铊含量有助于诊断,尿铊超过5 μg/L有诊断意义。粪便、头发、指甲、血液和唾液中也可检测出铊。 2. 神经-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源性损害。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确切的铊接触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参考尿铊或其他生物材料中铊的测定,排除其他病因所致周围神经病,可诊断铊中毒。应与急性胃肠炎、其他原因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相鉴别。 治疗: 1.清除毒物急性口服中毒患者,应立即给予催吐、洗胃、导泻。洗胃可用1%的碘化钠或碘化钾溶液,使之形成不溶性碘化铊。随后可口服活性炭0.5g/kg,以减少铊的吸收。吸入中毒患者,应立即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皮肤污染者立即用肥皂水清洗,眼部接触时用大量清水冲洗。 2.普鲁士蓝 普鲁士蓝是一种无毒色素,铊可置换普鲁士蓝上的钾后形成不溶性物质随粪便排出,对治疗经口急慢性铊中毒有一定疗效。用量一般为每日250mg/kg,分4次,溶于50ml15%甘露醇中口服。 3. 对严重中毒病例,可以使用血液净化疗法,有研究表明血液灌流有较好的效果。 4. 曾用过二巯丙醇、二巯丙磺钠、二巯丁二钠等治疗,但疗效不肯定。 5.适量补充氯化钾 高钾能增加肾对铊的清除,可能与钾竞争性阻断肾小管对铊的吸收有关,同时钾可动员细胞内的铊到细胞外,使血铊含量增加,可使临床病情加重,因此要慎用。 6. 对症和支持治疗 维持呼吸、循环功能,保护肝、肾、心等脏器,给予足够的B族维生素。对重度中毒者可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制剂。

铊中毒有哪些危害? (三)

最佳答案神经系统

中毒后短在12h、长至l周,一般2—5日开始感双下肢酸、麻、蚁走感,足趾、足底及足跟疼痛、并逐渐向上蔓延,轻触皮肤即感疼痛难忍,双足踏地时剧烈疼痛,以致不能站立与行走。

胃肠系统

经口中毒者胃肠道症状出现早,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绞痛或隐痛、顽固性便秘、后期腹泻。也可见到口腔炎、舌炎、牙龈糜烂、胃肠道出血。有些病例可发生中毒性肝病。

脱发

脱发为铊中毒的特异性表现。一般于急性中毒后l-3周内出现,也有报道可短至4天发生。头发呈一束束地脱落,表现为斑秃或全秃,亦可伴眉毛脱落,但眉毛内侧1/3常不受累。严重病例胡须、腋毛、阴毛和眉毛可全部脱落。一般情况下,脱发是可逆的,大约在第4周开始再生,至3个月完全恢复,然而严重铊中毒可致持久性脱发。

皮肤

皮肤干燥、脱屑,并可出现皮疹,皮肤座疮、色素沉着、手掌及足蹠部角化过度。指(趾)甲营养不良、于中毒后第4周出现白色横纹(Mees纹)。有报告于中毒4天内显微镜下可见毛发根部有黑色素,这种色素主要见于头发,其次为胸毛、脚毛和眉毛。

肌肉与骨骼

关节疼痛,关节局部肿胀、发热、压痛,运动时疼痛加重。肌肉痛以腓肠肌最常见,伴明显压痛,其他部位肌肉亦可受累。

其他

部分病例有心肌、肝、肾损害,如肝肿大、血清转氨酶升高、蛋白尿、管型、血尿等。

慢性中毒

早期表现为类神经症,如头痛、头晕、思睡、失眠、多梦、记忆力减迟、倦怠、无力。随后可出现毛发脱落、如斑秃或全秃。此外可有食欲减退、呕吐、腹痛、腹泻。视力下降是突出表现,严重者只有光感。眼底显示视网膜炎、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有时发生周围神经病,表现双下肢麻木、疼痛、肢体感觉、运动瞳碍。部分患者可有低热、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高血压、肝肿大,皮肤色素沉着、指甲Mees纹。

为什么铊元素可以致死? (四)

最佳答案铊元素是一种淡黄色的结晶体,通常与金元素一同存在于自然界中。尽管它在自然界中较为罕见,但铊元素具有强烈的放射性,这主要由于它存在多种同位素。

铊的毒性主要体现在它可以阻断人体对钾元素的吸收。钾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元素,一旦钾的吸收受到影响,人体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在铊中毒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虚汗,这是因为身体在试图通过出汗来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随着铊中毒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可能会经历脱发,这是因为铊对毛囊产生了毒性作用,导致毛囊无法正常生长,进而引发脱发。在极端情况下,铊中毒会导致虚脱,甚至可能致命。根据科学研究,铊中毒的致死量大约为2克。

铊中毒的症状和严重程度与暴露剂量密切相关。在低剂量暴露下,患者可能会经历轻微的不适,如恶心和呕吐。然而,当剂量增加时,症状会变得更加严重,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肌肉疼痛、甚至神经系统损伤。因此,铊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健康威胁,需要及时的医疗干预。

尽管铊元素的存在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风险,但通过严格控制和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这包括加强环境污染监测、提高公众意识以及制定严格的法规来限制铊的使用和排放。

通过上文关于铊中毒多久会死的相关信息,协律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协律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