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玩忽职守罪的概念及特征
- 二、2018年玩忽职守罪立案标准
- 三、玩忽职守罪的法律责任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玩忽职守罪立案标准2018

玩忽职守罪,作为一种严重的职务犯罪,长久以来都受到我国法律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2018年玩忽职守罪的立案标准,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法律参考。通过深入剖析相关法条和司法解释,我们将明确该罪的构成要件及立案的具体标准。
一、玩忽职守罪的概念及特征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这一概念明确指出了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主观心态以及危害结果。
玩忽职守罪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其次,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即行为人应当知道自己擅离职守或者在职守中马虎从事对待自己的职责,可能会发生一定的社会危害结果,但是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是虽然已经预见到可能会发生,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造成严重损失的危害结果。最后,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必须有违反国家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玩忽职守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且这种行为必须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二、2018年玩忽职守罪立案标准
在2018年,玩忽职守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的是当时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具体而言,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立案:
(一)人员伤亡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造成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或者重伤2人、轻伤4人,或者重伤1人、轻伤7人,或者轻伤10人的,应当立案。这些标准涵盖了从轻微伤到重伤乃至死亡的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情况,体现了法律对人身安全的严格保护。
(二)经济损失标准
经济损失也是衡量玩忽职守罪立案与否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5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75万元的,应当立案。同时,也有法律规定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的应予以立案。这些标准反映了法律对经济利益的重视和保护。
此外,对于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的损失也有明确规定。例如,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的,同样应当立案。这些标准有助于维护公共财产的安全和稳定。
(三)其他严重情形
除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外,还有其他一些严重情形也应当立案。例如,导致20人严重中毒的,或者造成有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严重亏损、破产的,或者严重损害国家声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等。这些标准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体现了法律对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三、玩忽职守罪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规定明确了玩忽职守罪的法律责任,为打击此类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综上所述,玩忽职守罪作为一种严重的职务犯罪,其立案标准涉及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其他严重情形等多个方面。这些标准有助于维护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同时,明确的法律责任也为打击此类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玩忽职守罪标准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协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