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一般几个月开庭? (一)

敲诈勒索罪一般几个月开庭?

最佳答案一般会在案件被受理之后的两个月之内开庭处理。通常来说敲诈勒索罪作为一种刑事犯罪的行为将会对犯罪嫌疑人在法庭上进行一定的审判,并最终做出相应程度的判罚。开庭的时间一般在两个月左右。 一、敲诈勒索罪一般几个月开庭

一个刑事案件,如果不复杂,案情简单,会在案件被受理的两月之内进行开庭处理。如果复杂,又多次退回,那审限最长会在二年左右。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实施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从而构成犯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二、哪些行为构成了敲诈勒索的行为

向对方实施一定暴力或者胁迫,要求其处分财产的行为(如果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达到了压制他人反抗的程度,则构成抢劫罪)。

1、恐吓手段:包括明示、暗示,语言、文字、手势、动作,直接告知或者第三者转达,利用自己曾经犯罪的经历、从事特定职业(如新闻记者)、担任某种职务等身份威胁。

2、恐吓内容:以恶害相通告,以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即使对方清楚不交付财物就会招致恶害。这种恶害,只要足以使人产生恐惧心理即可。

3、恐吓实现:行为人所告知的恶害可由行为人自己实现,也可由第三者实现;但由第三者实现时,行为人必须使对方知道行为人能够影响第三者,或者让对方推测到行为人能影响第三者。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求行为人与第三者有共谋关系。

敲诈勒索罪中的恶害是不要求实现的,也不要求行为人具有实现恶害的真实意思。通告虚伪事实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进而交付财物的,也成立本罪。也不要求恶害的实现自身具有违法性。

三、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区别是什么

仅从字面看,“威胁”既是抢劫罪的手段之一,又是敲诈勒索罪的基本行为方式。但是,其威胁的特定内涵不同:

1、从威胁的方式看,抢劫罪的威胁,是当着被害人的面直接发出的;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当面发出,也可以通过书信、电话或第三者转达。

2、从实现威胁的时间看,抢劫罪的威胁表现为扬言如不交出财物,就要当场实现所威胁的内容;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则一般表现为,如不答应要求将在以后某个时间实现威胁的内容,但是当场实现的也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3、从威胁的内容看,抢劫罪的威胁,都是以杀害、伤害等侵害人身相威胁;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内容则比较广泛,包括对人身的加害行为或者毁坏财物、名誉等。

4、从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看,抢劫罪是实施威胁当场取得财物;而敲诈勒索则可以在当场,也可以在事后取得。可见,这两种犯罪中的威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果案件事实同上述抢劫威胁的各特点相符合,应以抢劫罪论处。如果其中有一条不符合,则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如果出现了敲诈勒索罪的行为的,法院将会在受理案件之后的两个月之内进行开庭处理。但是这个开庭的时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有特殊的情况,或者是案件比较复杂且涉案人员比较多的,可能会向上级人民法院进行申请,延长开庭的时间。

敲诈勒索罪是否可以撤诉 (二)

最佳答案敲诈勒索罪通常不可以撤诉。以下是具体原因:

公诉案件性质:敲诈勒索案件一般被视为公诉案件,这意味着案件由公诉机关代表国家进行追诉,而非由被害人个人提起和撤销。法律条款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对公私财物进行敲诈勒索,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法律条款规定了敲诈勒索罪的刑事责任,并未赋予被害人撤诉的权利。司法程序:在司法程序中,一旦敲诈勒索案件被立案侦查,通常将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和判决,不受被害人个人意愿的影响。

因此,敲诈勒索罪的案件不允许当事人自行撤诉。

不正当理由敲诈勒索罪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三)

最佳答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当理由实施的敲诈勒索行为的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主要是与涉案金额和案件情节密切相关的因素。一般而言,若敲诈勒索的实际所得金额达到了法定的起征点(各地区对此的具体规定有所差异,但一般为3000元至5000元之间),或者存在多次进行敲诈勒索、手段极其恶劣、对社会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等情况时,公安部门将会依法启动立案程序展开调查工作。除此之外,即便未能成功实现敲诈勒索的目的,只要行为人确实实施了威胁或要挟他人的行为,也有可能被认定为犯罪行为而受到法律制裁。

敲诈勒索3000元未遂判多久 (四)

最佳答案敲诈勒索3000元未遂的,一般会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刑罚需由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判决。以下是具体的分析:

1. 敲诈勒索罪的定罪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因此,敲诈勒索3000元已达到定罪标准。

2. 既遂犯的刑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 未遂犯的刑罚: 对于未遂犯,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意味着,虽然敲诈勒索3000元的行为已构成犯罪,但由于未遂,法院在判决时会考虑这一情节,从而可能给予较轻的刑罚。

4. 综合考虑因素: 法院在判决时,还会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犯罪手段、社会危害程度以及是否有悔罪表现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判决结果。

综上所述,敲诈勒索3000元未遂的刑罚需由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判决,但一般会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协律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敲诈勒索罪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