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硕考研知识点 | 优序融资理论 (一)

优质回答优序融资理论探讨企业在权益发行时选择融资方式的关键因素。在选择时机上,管理者认为公司倾向于在股价被低估时发行债务而非权益,反之,在股价被高估时发行权益。然而,实践中不论股价处于何种状态,公司都会选择发行债券。原因是,若选择发行权益,投资者可能推测股价被高估,从而不会购买价格被高估的股票。因此,只有在股价最大程度被高估时,公司才可能有动机发行权益。

优序融资理论有两大准则。首先,当公司考虑权益和债务定价时,会优先考虑内部融资,因为管理者需要考虑投资者的怀疑态度。其次,公司应先发行最稳健的证券,即债务,而非权益。因为相比权益,公司债务风险较小。在达到一定负债水平后,公司才会考虑发行权益。此外,直接发行债务应优先于可转换债。

优序融资理论的推论涉及公司融资决策与成本的关系。理论基于公司以合理成本获取融资的难易程度。与权衡理论不同,优序融资理论提出了以下三点推论:

首先,不存在财务杠杆的目标值。公司根据各自的资金需求选择财务比率,优先从留存收益中筹措资金。这样可能降低资本结构中债务的比例,因为内部融资增加了权益的账面价值,也提高了市场价值。因此,财务杠杆的总额取决于可用项目。公司并不追求负债-权益比的目标值。

其次,盈利的公司倾向于使用较少的债务。因为盈利公司可以通过内部产生现金流,减少了对外部融资的需求,因此外部所需债务也会相应减少。

最后,公司倾向于积累闲置财务资源,即现金。公司知道未来必须为有利可图的项目筹措资金,因此当前积累现金是明智的选择。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知识点:外部融资需求量 (二)

优质回答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流入企业的资金是不够企业做另外的投资项目的,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在原有的资金基础上,向外部融资一定的资金,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知识点,和深空网一起来看看吧。

(一)外部融资需求量

外部融资是指经营资产增加额在利用经营性负债自发增长、公司内部可动用的金融资产和一部分的留存收益满足一部分的资金来源后,剩余的需要从资产市场获取的金额。

外部融资需求量=增加的营业收入*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增加的营业收入*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可动用的金融资产—预计销售额*预计营业净利率*(1—预计股利支付率)

(二)案例分析

甲企业去年年末经营资产总额达到了2000万元,经营的负债为1600万元,该企业预计今年的销售额比去年增加15%,预计今年的留存收益能够增加到80万元,那么今年该企业的外部融资需求量为多少?

解析:

1、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外部融资量的问题

2、预计今年销售增加额=2000*15%=300万元

3、300/基期收入=15%,基期收入=2000万元

4、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2000/2000=100%

5、经营负债销售比=1600/2000=80%

6、外部融资需求量=30(1—80%)—80=-20万元

综上,可看出,该公司不需要从外部筹集资金,不需要从外部融资。

金融专硕考研/金融硕士考研金融学必考的知识点:WACCFTEAPV的具体计算过程 (三)

优质回答金融专硕考研/金融硕士考研金融学必考知识点:WACC、FTE、APV的具体计算过程

一、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过程

WACC是评估投资项目所需贴现率的关键指标,它综合考虑了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和权益资本的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WACC = × Re + × Rd × E/V:权益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Re:权益资本成本D/V:债务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Rd:债务资本成本Tc:企业所得税税率

二、权益现金流量的计算过程

FTE法主要关注属于权益所有者的现金流量。对于有杠杆企业,需先计算有杠杆现金流,再考虑税后利息支付的差异。具体计算步骤可能包括:

计算有杠杆现金流:考虑企业运营产生的税后现金流,并扣除必要的利息支付。确定权益资本成本:使用适当的方法计算权益资本成本。计算权益现金流量:基于有杠杆现金流和权益资本成本,计算属于权益所有者的现金流量。

注意:FTE法的具体计算过程可能因案例而异,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调整净现值的计算过程

APV方法的核心在于分步骤考虑债务融资的影响。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计算无杠杆项目的净现值:基于项目的预期现金流和贴现率计算。计算债务融资的调整项:这包括债务的节税效应、发行成本、财务困境成本以及利息补贴等。计算APV:将无杠杆项目的NPV与债务融资的调整项相加,得到调整净现值。

总结:在金融专硕/金融硕士考研中,深入理解并掌握WACC、FTE和APV的计算原理及应用场景至关重要。这些工具不仅有助于评估企业投资项目的价值,还能为金融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新金融工具准则 | 终于有人把“应收款项融资”彻底讲清楚了! (四)

优质回答大家好!今天继续深入探讨金融工具准则,聚焦在“应收款项融资”这一类别。尽管它在准则中显得较为边缘,但在实务中却扮演着重要角色。

应收款项融资实质上包含了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但其独特性在于业务模式。它既要追求合同现金流量的收取,也可能涉及出售。举个例子,企业可能会将部分应收账款进行保理或部分应收票据进行背书或贴现,剩下的则等待到期结算。

计量方面,尽管准则未详细说明,但遵循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原则。初始计量时,伴随销售产生,调整为应收款项融资。通常情况下,摊余成本接近初始成本,除非有信用减值,此时需要调整公允价值。年末时,根据公允价值变动调整其他综合收益。

“出售”这个词在应收款项融资中意义重大,是否终止确认关系到其分类。如果无法出售,它将回归至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具体到实务操作,例如科创板IPO审核指引中,商业承兑汇票和非6+9银行的银行承兑汇票计入应收票据,而6+9银行的则计入应收款项融资。

总结来说,应收款项融资的内容已在多篇文章中涉及,包括业务模式、计量方法和终止确认。本文旨在汇总这些知识点大家构建一个完整的金融工具准则学习体系。记住,理解知识框架对于深入学习至关重要。祝愿大家学习进步!

融资的定义和意义,你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点 (五)

优质回答融资的定义和意义及基本知识点

一、融资的定义

融资是指企业为了筹集资金所采取的各种筹资手段。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内部融资、外部融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等。通过融资,企业能够满足经营、扩张、发展等资金需求。

二、融资的意义

解决资金问题:融资是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主要手段。它确保企业拥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以维持日常运营和应对突发情况。促进企业发展: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通过融资,企业可以获取足够的资本,用于扩大生产规模、研发新技术、开拓市场等,从而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拥有充足的资金,企业可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增强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三、融资的基本知识点

内部融资:指企业利用自身积累的盈余、储备等内部资金进行融资。这种方式无需支付额外的利息或股息,但可能受限于企业自身的资金规模。外部融资:指企业通过向银行、投资者等外部机构或个人筹集资金。外部融资方式多样,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票等。债务融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向投资者借款,投资者获得利息收益,企业则需在约定期限内偿还本金和利息。债务融资可能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股权融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投资者购买股票后成为企业的股东,享有企业未来的收益和分红。股权融资可能稀释企业的股权结构,但能够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总之,融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以确保资金充足,推动企业稳健发展。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融资知识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协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