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与滥用职权罪是两种严重的职务犯罪。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职责和职业操守,损害了公共利益。而滥用职权罪则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这两种罪行都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什么是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 (一)

什么是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以下是两者的具体解释:

受贿罪: 利用职务便利:受贿罪的核心是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这包括权力、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 索取或非法收受财物:受贿罪的行为方式包括直接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为他人谋取利益:无论是索取还是非法收受财物,目的都是为了为他人谋取利益,这种利益可以是物质利益,也可以是非物质利益。

滥用职权罪: 主体特定:滥用职权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表现为超越职权,擅自决定或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故意违反规定处理公务。玩忽职守则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导致重大损失: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的行为必须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这是构成滥用职权罪的必要条件。

总之,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都是针对公职人员不当行为的法律制裁,旨在保护国家和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贪污和受贿的区别是什么? (二)

贪污和受贿的区别是:收受主体不同,贪污损害的国家财物,受贿是收受他人财物;行为方式不同;立案标准不同;定义不同;影响不同;法律法规不同等区别。但是这两种行为都是不合法的行为,因此都是需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具体的区别在正文中我们会详细的说明。

一、贪污和受贿的区别是什么

贪污和受贿的区别是:收受主体不同,贪污损害的国家财物,受贿是收受他人财物;行为方式不同;立案标准不同;定义不同;影响不同;法律法规不同等区别。但是这两种行为都是不合法的行为,因此都是需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具体的区别在正文中我们会详细的说明。

二、具体的区别是什么

1、定义不同;

贪污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ān wū,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2、影响不同;

受贿严重影响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能履行,损害国家机关的形象、声誉,同时也侵犯了一定的财产关系。受贿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3、法律法规不同;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刑法》 第三百八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刑法》 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贪污和受贿都是非法获得了财物的行为,其中贪污是相对而言更加严重的行为,因为贪污的钱财是来源于国家所有的。如果该钱款用于国家的救灾等非常重大事件上的,贪污这种类的钱财将会在原来的基础上从重处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呼吁大家积极举报身边贪污受贿定的情况,共同打击这种违法行为。

什么叫受贿 (三)

法律分析:

受贿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对一般贿赂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节恃别严重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关于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法律未作具体规定。从司法实践的情况来看,应该从行贿数额、手段、次数、人数、后果、犯罪后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考察。一般是指为谋取个人非法利益,一贯行贿,屡教不改的推销伪劣产品而行贿造成严重后果的签订假合同, 骗取财物而行贿的骗取国家出口退税而行贿的贿手段或结果又牵连其他多种罪行的国家文物行贿或者用优抚、救济、扶贫、教育等专项特定款物行贿以及用党费、团费行贿的贿数额巨大或特别巨大,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或者特别重大损失的司法机关追诉时,拒不交待罪行,伪造、隐匿、毁灭证据,与受贿人订立攻守同盟的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九十三条 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衍生问题:

公务员政审条件是什么?

政审下列情况是不合格的: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言行的;有流氓、偷窃等不良行为,道德品质不好的;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直系血亲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外、国外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活动,本人与其划不清界限的;直系血亲中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

什么叫受贿罪哪些行为构成受贿罪 (四)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下列行为构成受贿罪:

1、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而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

2、利用本人的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而本人从中向请托人索取或存非法收受财物的行为。

【法律依据】《刑法》第383条第1款,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受贿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五)

受贿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害职务廉洁性的犯罪行为。其客观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权,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这里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具体指利用本人职务上主管、负责或承办某项公共事务的权利所形成的便利条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在主观方面,本罪由故意构成,只有行为人是出于故意所实施的受贿犯罪行为才构成受贿罪,过失行为不构成本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这一规定明确了受贿罪的构成条件和相应的法律后果,为打击和预防此类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综上所述,受贿罪是一种严重的职务犯罪,它不仅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因此,对于此类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严惩,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什么是受贿。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协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