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一)

贡献者回答您好,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分为两种情况。其中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的就可以连;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的才能立案。
一、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的。
(一)立案标准的第1种情形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应当立案追究。这主要是指个人实施刑法第224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的五种情形之一,诈骗他人财物累计数额达到5000元至2万元的。
(二)立案标准的第2种情形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的”,应当立案追究。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万元的;
2.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22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本罪既可以由个人实施,也可以由单位实施,因此,只要单位或者个人进行合同诈骗,骗取的财物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就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单位或者个人的刑事责任。
诈骗未遂的立案标准 (二)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对于诈骗未遂的立案标准,主要涉及以下情形:
1. 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涉及的金额在一万元;
2. 集体或者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涉及的金额在五万元。
当诈骗行为涉及的财物数额较大时,可构成诈骗罪。具体而言,个人诈骗公私财物达到3000元,可视为“数额较大”;而个人诈骗公私财物达到3万元的,则被视为“数额巨大”。不同城市对于“数额较大”的具体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四川省的标准是5000元。
综上所述,只要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了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即可达到立案标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事处罚,并可能被处以罚金。若涉及金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罚将加重至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能被处以更高额的罚金。若涉及金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面临十年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可能被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若法律有其他相关规定,则依照其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2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或欺骗手段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将面临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能被处以罚金。若涉及金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罚将加重至七年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可能被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单位犯此罪的,将对单位处以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罚。
温馨提示:回答基于当前信息并结合对法律的理解,仅供参考。如果您对相关法律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并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详细的解答。
诈骗罪立案的金额标准是什么 (三)
贡献者回答根据我国对于诈骗罪的现行司法解释所作出的明确规定,任何涉及骗取金额达到人民币3000元到10000元之间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刑事犯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强调以下内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所述,那些具备了诈骗公私财产价值达人民币三千元至一万元、三万元至十万元甚至是五十万元规模的,则应严格按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予以确认其“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数额特别巨大”等不同性质的犯罪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各省级行政区划的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他们可根据自身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在此之前的相关条款规定的数额幅度之内,共同制定出适合本地区执行实际金额标准,最后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备案申报。
浙江省关于诈骗罪规定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四)
贡献者回答浙江省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犯罪嫌疑人诈骗的数额在6000元,事实上,各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诈骗案件当中的数额认定标准,跟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治安状况相关,但是,诈骗数额低于6000元不代表不承担任何的法律责任,公安机关可进行治安处罚。
一、浙江省关于诈骗罪规定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浙江省关于诈骗罪规定的立案标准是,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6000元。
《浙江省高院关于诈骗罪金额标准的意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结合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状态,现将本省办理诈骗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确定如下: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6000元不满10万元的、10万元不满50万元的、50万元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执行中如遇有问题,请分别及时报告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
二、职工因诈骗罪被判刑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可以,法律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法定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因诈骗罪被判刑满足哪些条件可以减刑
减刑的条件是,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涉嫌诈骗罪,法院在量刑的时候本身就要考虑到嫌疑人诈骗的数额及犯罪情节,所以,各地方人民政府明确划分诈骗罪的数额认定标准是很有必要的。最后在文章结尾的部分要提醒大家,现在犯罪嫌疑人使用的诈骗手段非常多,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加以防范。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协律网关于省团生活涉嫌诈骗立案标准是什么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