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计算公式有哪些? (一)

土方开挖计算公式有哪些?

1. 计算基坑开挖的土方量,可以使用公式V=(a+2c+kh)(b+2c+kh)×h+1/3k2h3。在这个公式中,a和b代表基底的长度和宽度,k是坡度系数,c是加宽工作面宽度的值,h是基坑的深度。

2. 基槽开挖的土方量V可以通过公式V=(A+2C+K×H)H×L来计算。在这个公式中,V表示基槽的土方量,A是槽底宽度,C是工作面宽度,H是基槽的深度,L是基槽的长度,k是坡度系数。

3. 另一种计算基坑开挖土方量的公式是V=1/6H[A×B+a×b+(A+a)×(B+b)+a×b]。在这个公式中,V代表基坑的体积,A是基坑上口的length,B是基坑上口的width,a是基坑底面的length,b是基坑底面的width,H是基坑的深度。

注意事项:

在开始土方开挖之前,必须清除并处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和地上障碍物,以满足施工方案的要求。建筑物的位置或构筑物的场地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和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并合格,同时完成预检手续。夜间施工时,应有充足的照明设备,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标志,并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避免错挖或超挖。

土方开挖有哪些方法 (二)

常见的基坑开挖的三种方法主要有:放坡挖土、中心岛式挖土和盆式挖土。

1)放坡挖土:主要是无支护土方宜采用放坡挖土。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周围环境允许,经验算能确保土坡的稳定性时可采用放坡挖土;

2)中心岛式挖土:一般用于有支护土方开挖。中心岛式挖土,宜用于具有较大空间情况下大型基坑土方开挖。具有挖土和运土快的优点。不过由于首先挖去基坑四周的土,支护结构受荷时间长,在软黏土中时间效应显著,有可能增大支护结构的变形量,对于支护结构受力不利。

3)盆式挖土:盆式挖土也是常用于有支护土方。先开挖基坑中间部分的土方,周围四边预留土坡,土坡最后挖除。采用盆式挖土方法可以使周边的土坡对围护墙有支撑作用,有利于减少围护墙的变形。其缺点是大量的土方不能直接外运。

土方开挖深度多少要放坡 (三)

问题一:土方开挖深度超过多少需要放坡?

为了防止土壁塌方,确保施工安全,当挖方超过一定深度或填方超过一定高度时,其边沿应放出足够的边坡。这就是放坡。土方边坡用边坡坡度和坡度系数表示。工程中常用1:K表示放坡坡度。K称放坡系数。放坡系数指放坡宽度b与挖土深度H的比值,即 K=b/H。

问题二:土方开挖时多少米需要放坡?

一、二类土1.2米,人工挖土系数1:0.50;机械挖土:坑内作业1:0.33,坑上作业1:0.75。三类土1.50米,人工挖土系数1:0.33;机械挖土:坑内作业1:0.25,坑上作业1:0.67。四类土2.00米,人工挖土系数1:0.25;机械挖土:坑内作业1:0.10,坑上作业1:0.33。

问题三:土方挖深多少需要放坡?

根据目前国家定的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要求!土方放坡系数如下:

土壤类别 放坡起点(m) 人工挖土 机械挖土

在坑内作业 在坑上作业

一、二类土 1.20 1:0.5 1:0.33 1:0.75

三类土 1.50 1:0.33 1:0.25 1:0.67

四类土 2.00 1:0.25 1:0.10 1:0.33

问题四:沟槽土方开挖不考虑放坡吗?

要看沟槽的宽度、深度、土质和沟槽留置的时间。在沿海地区,哪怕是挖30cm的沟槽也要放坡,而内地一些地方,挖下去6m都不用放坡。

问题五:基坑开挖什么时候要放坡?

放坡是指土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普通土(一类二类)挖深超过1米,有些省市为1.2米,坚槐孙坦土(三类土)和四类土挖深超过1.5米,有些省市为1.5米和2米,为了防止土壁崩塌,保持边避稳定需要加大挖土上口宽度,使挖土面保持一定坡度。方坡的坡凯锋度大小一般由施工组织设计规定,无规定时,普通土按1:0.5,有些省市按1:0.75(即每挖深1米就加宽0.5米)坚土按1:0.33。沙砾按1:0.25放坡。

问题六:4米深的基坑,要放坡吗?放坡多少合理?

当然需要放坡,根据土质决定放坡比例,在东北多为1:1的比例。

问题七:基坑开挖深度为多少时需要放坡?

有些书上说5m,个人认为要看土质情况和季节因素,超软土地区,即使是临时边坡也更要小些、缓些.沿海、湖等淤泥质或更差的地区即使是1~2m,开挖不当也会出事.

问题八:深基坑土方开挖有哪些要求?

在深基坑土方开挖前,要制定土方工程专项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要对支护结构、地下水位及周围环境进行必要的监测和保护。深基坑工程的挖土方案,主要有放坡挖土、中心岛式(也称墩式)挖土、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前者无支护结构,后三种皆有支护结构。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防止深基坑挖土后,土体回弹变形过大:施工中减少基坑回弹变形的有效措施,是设法减少土体中有效应力的变化,减少暴露时间,并防止地基土浸水。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均应保证井点降水正常进行,并在挖至设计标高后,尽快浇筑垫层和底板。必要时,可对基础结构下部土层进行加固。防止边坡失稳。防止桩位移和倾斜:打桩完毕后基坑开挖,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如果打桩后紧接着开挖基坑,由于开挖时的应力释放,再加上挖土高差形成一侧卸荷的侧向推力,土体易产生一定的水平位移铅桐,使先打设的桩易产生水平位移。软土地区施工,这种事故已屡有发生,值得重视。为此,在群桩基础桩打设后,宜停留一定时间,并用降水设备预抽地下水,待土中由于打桩积聚的应力有所释放、孔隙水压力有所降低、被扰动的土体重新固结后,再开挖基坑土方。而且土方的开挖宜均匀、分层,尽量减少开挖时的土压力差,以保证桩位正确和边坡稳定。配合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挖土方式影响支护结构的荷载,要尽可能使支护结构均匀受力,减少变形。为此,要坚持采用分层、分段、均衡、对称的方式进行挖土。

问题九:深基坑放坡应该放多少?

当然有设计规范了,都是需要有设计资质单位经过计算后得出的坡度。

土方开挖有哪些施工要点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四)

土方开挖提高施工效率的施工要点:

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查勘现场:详细了解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情况,以及地下埋设物、地上障碍物、邻近建筑物等,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依据。

学习和审查图纸:审查基础施工图,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研究开挖程序、施工方案,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清除现场障碍物:拆除场地内地面、地下障碍物,如高压线、电杆、管线等,对附近原有建筑物进行加固或防护。

四通一平:确保水、电、讯、路畅通,场地平整,为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降排水设施:地下水位高的深基坑,在开挖前应将地下水降到要求的深度,防止水患影响施工。

测量放线:根据设置的内控制网和基础平面图,进行基坑定位放线,确保开挖位置和标高准确无误。

合理选择土方开挖方案

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基坑深度、面积大小、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及渗水情况、场地宽窄、周围建筑物情况、地面荷载大小、机械设备条件、施工方法、工期要求以及施工成本等综合考虑,制定多个开挖方案,经过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常用的开挖方法包括机械开挖、人工开挖以及机械与人工相结合开挖;按开挖放坡与否可分为放坡开挖、设支护开挖、放坡与支护相结合开挖以及逆作法开挖等。

科学绘制土方开挖图

土方开挖图应明确机械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基底部各层标高、边坡坡度、基坑几何尺寸、排水沟、集水井位置、支护位置、土方运输道路以及挖出土方堆放地点等。

深基坑开挖还应提出支护、边坡保护和降水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优化机械开挖方法

根据基础形式、工程规模、开挖深度、土质、地下水情况、土方量、运距、工地机具设备条件和工期要求等合理选择挖土机械。

确定挖方边坡度应根据土质情况、场地大小、地下水情况和基坑深度等而定,同时还要考虑施工环境、相邻道路及边坡地面荷载等的影响。

采用分层开挖、分段开挖、盆式开挖、中心岛式挖土等开挖方法,根据基坑面积大小、开挖深度、支护结构形式、环境条件等因素选用。

注意基坑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合理制定基坑土方开挖程序,分段分层进行开挖,确保施工有序进行。

机械选择要注意准备效率,确保机械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基坑开挖注意坑壁支护,分层开挖,先撑后挖,撑挖配合,确保基坑稳定。

注意组织与调度,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进度。

机械清洁与道路清洗,保持施工现场整洁。

即时进行验收,鉴定、验槽,核对地质资料,检查地基土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否相符。

注意保护邻近建筑物、管线的安全,避免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

坑壁保护,采取抹钢丝网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保护层等措施,防止坑壁坍塌。

挖土动土时注意搭设平台、铺设走道板等以支撑机械的停放与行走,确保施工安全。

保护好支撑系统、井点、控制桩、水准点等,确保施工精度。

加强施工监测与管理

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基坑变形、地下水位变化等,确保施工安全。

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人员遵守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施工效率。

通过施工要点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土方开挖的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土方开挖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协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