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为防卫过当的情形有哪些 (一)

最佳答案认定为防卫过当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间接故意的防卫过当:
情形描述:防卫人明知自己的防卫行为会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但为了达到正当防卫目的而放任这种重大损害发生。
自信过失的防卫过当:
情形描述:防卫人知道自己的防卫行为可能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轻信这种重大损害不会发生。
忽视大意的过失防卫过当:
情形描述:防卫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必要限度会造成重大损害,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至发生重大损害。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需要注意的是,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有什么区别 (二)
最佳答案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主要区别如下:
限度条件:
正当防卫:必须是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防卫过当: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了不应有的重大损害。
法律后果: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防卫过当:需要负刑事责任,可能构成犯罪。
特别防卫权:
对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防卫,不存在防卫过当的问题,因为此时法律允许采取更为激烈的防卫手段。但对于不属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时,如果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则成立防卫过当。
总结来说,正当防卫是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的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而防卫过当则是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了不应有的重大损害,需要负刑事责任。此外,特别防卫权的行使也受到严格的法律限制。
防卫过当的认定条件是怎样的 (三)
最佳答案防卫过当的认定条件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需要综合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危害程度和防卫的时机、手段、强度、损害后果等情节进行判断。考虑双方力量对比,立足防卫人防卫时所处情境,结合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作出判断。
防卫行为造成重大损害:
“造成重大损害”指的是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死亡。造成轻伤及以下损害的,不属于重大损害,不应认定为防卫过当。需要注意的是,防卫行为虽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但没有造成重大损害的,也不应认定为防卫过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协律网关于防卫过当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