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网络犯罪的法律边界时,如何准确区分帮信罪与掩隐罪显得尤为重要。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主要指的是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却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的行为。而掩隐罪,也就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犯罪所得收益罪,则侧重于在明知某物品或收益为犯罪所得后,仍进行窝藏、转移、收购等行为。两者虽都与犯罪活动相关,但在行为对象、时间、明知内容及法定刑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如何区分帮信罪与掩隐罪 (一)

最佳答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以下简称掩隐罪)存在相似之处,但也并非全部竞合。帮信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还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掩隐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
网友咨询:
如何区分帮信罪与掩隐罪?
律师解答:
帮信罪是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明知的内容是他人实施了网络犯罪,但对他人的具体犯罪内容并不知情;但是掩隐罪明知的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且对于资金的具体性质以及销赃的金额是明确知道的。帮信罪是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帮助,通常为犯罪中的一环,为犯罪的实施提供帮助行为;但掩隐罪是事后的帮助行为,上游犯罪已经既遂,系事后的销赃行为。
律师补充:
在该类案件中,需要综合考虑到行为人对网络犯罪活动的“明知”程度,即行为人对所帮助之罪是概括性的认知,还是明知其参与的转账活动系帮助犯罪如诈骗、赌博等情况:如果只是单纯的把银行卡出租,出售给上游犯罪分子,然后什么都没做过,那么就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但是如果把银行卡出租,出售给上游犯罪分子后,还应上游犯罪分子的要求,进行转账、刷脸、输入密码登录账户等主动型操作,那么就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掩隐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择一重处】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掩饰隐瞒帮信罪的量刑标准 (二)
最佳答案掩隐罪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根据《刑法》规定量刑标准是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帮信罪量刑标准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处罚金,立案标准如下:
1、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的;
2、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的;
3、违法所得一万的;
4、为三个对象提供帮助的;
5、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
6、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
7、收购、出售、出租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具有支付结算功能的互联网账号密码、网络支付接口、网上银行数字证书5张(个)的;
8、收购、出售、出租他人手机卡、流量卡、物联卡20张的;
9、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帮信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哪个严重 (三)
最佳答案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帮信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在所涉行为的严重性上存在重大差异。帮信罪强调行为人确切知晓他人正在进行或可能实施信息网络犯罪;
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第十四条规定,将洗钱罪中的“明知”修改为“为掩饰、隐瞒”,这意味着故意犯罪的程度明显下降。
其次,两种犯罪行为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存在显著差异。帮信罪正面规定了行为人需清楚认识到他人运用信息网络实为犯罪;而后者则强调如何通过掩盖、隐藏多项特定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如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以及金融诈骗犯罪等七大类别。
此外,两者在行为人心态上也存在明显差别。帮信罪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对上游犯罪既遂持积极支持或放任态度;相比之下,洗钱罪往往在特定上游犯罪既遂之后才被触发,对特定上游犯罪既遂的发生既非积极支持亦非消极放任,而是主要关注于掩盖、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真实性质和来源,并持有期待这样做能够成功的意愿。
相信关于帮信罪和泄漏个人隐私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协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