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几年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几年

###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量刑标准与法律后果

一、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概述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

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不仅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电信诈骗、身份盗用等。

二、量刑标准

情节严重的量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若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触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通常包括多次泄露、泄露信息数量巨大、造成严重后果等情况。例如,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达到500条及,或者违法所得5000元及,即可认定为情节严重。

情节特别严重的量刑

若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特别严重,如泄露信息数量达到5000条及,或者违法所得5万元及,将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此外,若泄露的是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密码等,或者泄露行为导致被害人遭受重大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也将被视为情节特别严重。

三、特殊主体的法律责任

单位犯罪

对于单位犯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这体现了法律对单位行为的严格监管。

特定职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对于国家机关、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若违反国家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非法提供给他人,将依照相关规定从重处罚。这体现了法律对特定职业人员的更高要求。

四、案例分析

近年来,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侦破了一批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涉及教育、快递、招聘等多个领域,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并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严重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这些案例的侦破和判决,不仅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也提高了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

五、总结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量刑标准取决于具体情节和后果。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将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单位犯罪和特定职业人员的违法行为,法律将给予更严厉的处罚。公众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加强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共同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治安处罚是什么? (一)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如他人非法泄露当事人隐私信息的,公安机关会对其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如何治安处罚的? (二)

最佳答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治安处罚标准是5日以下的拘留,罚款500元;情节较重的,处以5~10日的拘留,罚款500元。如果构成刑事犯罪,可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拘役。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如何治安处罚的

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的,需要依法承担民事侵权责任,违反了治安管理的,依法接受处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规定处罚。

二、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定罪

泄露个人隐私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处以5日以下的拘留。泄露个人信息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个人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单处或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判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需要判处罚金并追究单位负责人的刑事责任。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治安处罚标准是什么 (三)

最佳答案一、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治安处罚标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泄露履行职责或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的国家机关或单位工作人员,若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不构成犯罪,则由公安机关处以十日至十五日拘留,并罚款五千元,如有违法所得,将被没收。2. 对于单位有前款行为的,若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不构成犯罪,则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十日至十五日拘留,并罚款十万元至五十万元,如有违法所得,将被没收。3. 若上述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将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量刑标准1.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2.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被判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 单位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将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处罚。

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治安处罚依据 (四)

最佳答案国家的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了公民的身份证和其个人的信息是一种违法的行为,构成犯罪的要被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要被拘留,有违法收入的要被没收,同时根据违法的情节处以不同数额的罚款。 一、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治安处罚依据是什么?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前两款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二、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怎么认定?

(一)公民个人信息

公民个人信息指反映公民个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会生活经历及家庭、财务状况,也包括公民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取得、采用的个人识别代码。具有以下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实名注册的手机号码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二)非法手段则应该:

1、是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

2、是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

3、是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三、怎样保护个人信息?

1)尽可能隐藏自己的真实信息。例如所用用户名、密码等尽可能跟自己个人没有关系,让他人不易猜到。

2)各处密码尽可能各不相同,防止受撞库所害。要做到这点有难度,专家建议的做法是设定一套统一规则,然后在各网站稍加区分。

3)永远不要点击不可信的网址链接。很多短信诈骗都是因为机主点击网址后手机中毒所致。

4)不要扫描无法确认安全性的二维码。二维码相当于图形版的网址链接,近来,通过二维码传播的病毒呈加速上升趋势。

5)公共场所,不可信的免费Wi-Fi千万别联。不法分子会在公共场所搭建不设密码的Wi-Fi,手机用户一旦连上,信息和资料就可能被盗取。

6)不要通过不可信的渠道安装个软件而已,有问题卸载就好。一旦装上恶意程序,个人信息可能马上就没了。

7)关注网络安全相关新闻,看到有网站发生信息泄露,及时修改密码;看到他人受骗的遭遇,避免上同样的当。

8)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告诉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在生活当中难免在办理一些业务时,需要向办理机构提供本人的身份证和个人的信息,由于一些工作人员的疏忽或者是利益的驱使,导致公民的个人信息泄露,遇到这种情况要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单处罚金多少 (五)

最佳答案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单位罚金在法律上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因此而罚金的多少是需要根据案情的实际情况才能够知晓,但是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单位犯罪的直接负责人以及相关负责人都是会被判刑的。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单处罚金多少

法律并没有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罚金数额是多少,因此法院会根据具体犯罪情节来决定罚金的数额。

《刑法修正案九》:十七、将《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修改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本身以及单位的工作人员(自然人)。

4、主观方面:故意。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认定

法释10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

(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前款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标准十倍的;

(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第六条 为合法经营活动而非法购买、收受本解释第五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利用非法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获利五万元的;

(二)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购买、收受公民个人信息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将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的,定罪量刑标准适用本解释第五条的规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单位犯罪,是对单位的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进行处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不仅要被处以实刑,同时还要进行处罚罚金,但是罚金的标准在法律上是没有明确规定,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判断。

明白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协律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