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制售伪劣产品犯罪怎么判
- 2、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反的法律有哪些?
- 3、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量刑的标准?
- 4、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怎么判刑
- 5、销售假冒产品怎么判刑处罚,法律怎么规定的?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相关解答:
制售伪劣产品犯罪怎么判 (一)

贡献者回答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犯罪的处罚,主要由犯罪的销售额决定。
当销售额在5万至20万之间时,将面临2年以下监禁或拘役,并且需支付销售金额的50%到2倍作为罚金;
若销售额超过20万但未到50万时,刑事责任将增加至2年7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支付销售额的50%到2倍的罚金;
当销售额超过50万但未达到200万时,将面临7年有期徒刑,同样也需要支付销售额的50%到2倍的罚金;
而当销售额超过200万时,将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支付销售额的50%到2倍的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
然而,实际的量刑还需结合犯罪的性质、情节、社会影响及罪犯的悔过态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反的法律有哪些? (二)
贡献者回答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反的法律有民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刑法等,如果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数额有达到五万元及的,就会触犯刑法,即构成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人民法院应当对其处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
一、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反的法律有哪些
违反的法律包括:
1、首先,销售数额足够巨大的,或者说假冒的产品种类符合刑法分则第三章中具体规定的,或者造成了足够严重后果的,就构成犯罪。那就触犯了刑法。
2、其次,就算没有达到刑法的程度,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首先属于欺诈行为,那就触犯了民法通则和合同法;
3、再次,根据假冒产品所属的种类不同,会触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或者产品质量法。
4、最后,要考虑到这个假冒伪劣商品有没有使用到别人专用的专利技术/实用新型设计/注册商标/著作权。如果在假冒的时候,有侵犯到这些权益的时候,还会触犯诸如《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等知识产权法律。
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怎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生产伪劣产品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主观上对伪劣产品是否存在明知。如不知是伪劣产品而予以生产、销售的,由于其主观上不具有的故意,不构成犯罪。
2、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如果行为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未达到5万元的,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以犯罪论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特殊的情况应当除外。根据《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2款的规定,生产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15万元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而不能以无罪处理。
生产伪劣产品较少且不用于市场上流通的,既不属于是犯罪行为也不属于是违法行为,但是如果是用于市场上流通的,就如果价值没有五万元的,就应当由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罚,进行拘留、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如果是构成犯罪的,如果情节严重的,可以判处无期徒刑。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量刑的标准? (三)
贡献者回答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量刑标准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至第一百五十条的规定。该罪行涉及在产品中掺杂、假冒伪劣,以次充好,或销售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具体处罚如下:
1. 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不满二十万元的,犯罪者将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罚金为销售金额的百分之五十至二倍。
2. 销售金额在二十万元不满五十万元的,刑期将升至二年至七年,罚金同样按照上述比例执行。
3.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不满二百万元的,处罚将更重,为七年有期徒刑,罚金比例不变。
4. 对于销售金额超过二百万元的案件,最重可判十五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罚金或没收财产。
第一百四十九条中,对于不符合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罪名但销售金额超过五万元的产品,会按照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进行定罪和处罚。
如果单位犯罪,第一百五十条明文规定,单位将被处以罚金,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则按照各条规定的处罚进行处理。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怎么判刑 (四)
贡献者回答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销售金额5万元不满20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
2、销售金额20万元不满50万元的,处二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
3、销售金额50万元不满200万元的,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
4、销售金额200万元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5、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不满二十万元的;
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一百四十九条,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不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五万元的,依照本节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同时又构成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五十条,单位犯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销售假冒产品怎么判刑处罚,法律怎么规定的? (五)
贡献者回答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的行为。那么销售假冒产品怎么判刑处罚,法律怎么规定的?
网友咨询:
销售假冒产品怎么判刑处罚,法律怎么规定的?
北京市求实律师事务所邢立峰律师解答: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销售金额五万元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北京市求实律师事务所邢立峰律师解析:
如果行为人对其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或者受他人欺骗等完全客观原因导致行为人对其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在主观上出于过失,而非出于故意的,则行为人不构成本类犯罪。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为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对其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在主观上必须是出于明知。所谓明知,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已经确实知道生产、销售的物品属于伪劣商品或者根据客观证据、情形证明行为人确实可能知道其所生产、销售的物品是伪劣商品而不是其他物品的情况。“明知”不等于“确知”。
只要根据客观实际情况,结合行为人主观情形,证实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能明知而且可能明知而行为人不能否认即可。根据本类犯罪的性质和实际生活中的发案情况,本类犯罪主体在主观上大都具有谋取非法经济利益之目的。过失不构成本类犯罪。
邢立峰律师,北京市求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曾担任房地产公司、互联网金融集团法务部负责人。擅长建设工程、房屋买卖、经济合同纠纷诉讼/仲裁业务,及刑事辩护、法律顾问业务。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判多少年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协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