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底薪1900,22天制,加班16.38一个小时,周末加班21.84一个小时,工资可以有多少?
- 2、追讨加班费可获的得哪些赔偿
- 3、怎么计算加班费
- 4、加班费计算公式是什么
- 5、劳动者的加班费计算标准是怎样的呢?
本文导航,以下是目录:
底薪1900,22天制,加班16.38一个小时,周末加班21.84一个小时,工资可以有多少? (一)

优质回答底薪不变,加班按照工作日、双休日、节假日的规定另外算加班费。加班的计算方法如下:
1、工作日加班:小时加班工资标准=劳动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150%;
2、休息日加班:小时加班工资标准=劳动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200%;
3、法定休假日:小时加班工资标准=劳动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300%。
按照你说的情况,你在工作日的小时加班标准应该是16.38元,休息日的小时加班标准是21.84元,你在法定节假日的小时加班工资是32.76元。那你每月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1900+加班工资,就是你的月工资。如果你在工作日每天加班1小时,那月工资就是2260.36元(其中加班工资是16.38×22=360.36)。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追讨加班费可获的得哪些赔偿 (二)
优质回答追讨加班费可获得的赔偿主要包括应得的加班费以及可能的额外补偿。以下是具体说明:
1. 应得的加班费 明确约定的加班费: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若已明确约定加班工资计算基准,则应按照此基准计算加班费。 集体合同设定的基准:若劳动合同中未明确约定,但集体合同中有设定加班工资基准,则应遵循集体合同的约定。 正常工作应得工资为基准:若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均未提及,则以劳动者本人正常工作应得工资为基准计算加班费,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费的计算方法 日工资基数:通过加班工资基数除以国家规定的每月平均工作天数得出。 小时工资基数:在日工资基数的基础上再除以法定的日平均工作时间得出。 计件工资制的加班费:实行计件工资制的,雇主需合理设定劳动定额与计件单价,并在完成计件定额后,按照计件单价的150%、200%、300%的标准支付加班工资。
3. 可能的额外补偿 若雇主拖欠加班费,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可能有权要求雇主支付因拖欠产生的利息或赔偿金。但具体金额和条件需根据当地劳动法规及实际情况判断。
综上所述,劳动者在追讨加班费时,应首先确保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中有明确的加班工资计算基准,并按照正确的计算方法计算应得的加班费。同时,也需了解当地劳动法规对于拖欠加班费可能产生的额外补偿的规定。
怎么计算加班费 (三)
优质回答加班费的计算方式主要依据不同的工时制度,具体如下:
1. 标准工时制度: 工作日延时加班: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工资。 休息日加班:如果不能安排补休,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工资。 法定节假日加班: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工资。
2. 综合计算工时制度: 在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按标准工时制度中延时加班的标准支付工资报酬。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标准工时制度中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标准支付工资报酬。 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3. 不定时工时制度: 一般情况下,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企业不需要支付加班费。 但在法定休假日安排职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费。
4. 计件工资制度: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工资,具体比例依据延时加班、休息日加班和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情况而定。
计算方式均基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加班费计算公式是什么 (四)
优质回答加班费的计算公式如下:
延长工作时间加班费:
计算公式:加班费 = 劳动合同规定的小时工资标准 × 150% × 延长的工作时间。说明:当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时,需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休息日加班费:
计算公式:加班费 = 劳动合同规定的日或小时工资标准 × 200% × 休息日加班时长。说明:若用人单位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且不能安排补休时,需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法定休假日加班费:
计算公式:加班费 = 劳动合同规定的日或小时工资标准 × 300% × 法定休假日加班时长。说明:当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时,需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注意:计算公式中的“劳动合同规定的小时工资标准”和“劳动合同规定的日或小时工资标准”需根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具体约定来确定。同时,加班费的具体计算还需考虑实际加班时长、加班日期等因素。
劳动者的加班费计算标准是怎样的呢? (五)
优质回答劳动者的加班费计算标准主要依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数额或实际工资,并区分不同工时制度进行计算。具体如下:
1. 确定加班费计算基数: 有约定工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以合同约定的各项工资总和作为加班费计算基准。 无约定工资:劳动合同未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以实际工资作为计算基数,但需扣除加班费、伙食补助和劳动保护补贴等。 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费计算基数不得低于当地当年最低工资标准,否则应以日、时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
2. 标准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的加班费。 在休息日工作的,支付不低于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200%的加班费。 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支付不低于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300%的加班费。
3. 综合计算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在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超过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按《劳动法》规定支付工资报酬。 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劳动法》规定支付不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300%的工资报酬。
4. 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一般情况下,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企业不需要支付加班费。 但在法定休假日安排职工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300%的加班费。
5. 计件工资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工资。
在计算加班费时,应确保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约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明白了加班费的计算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协律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