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能否治安处罚? (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能否治安处罚?

最佳答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治安处罚,具体来说,实施侵权行为的是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采取的侵权方式是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信息,侵权息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则可能会受到拘留等的治安处罚。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能否治安处罚

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治安处罚,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2、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即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项人格权。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吗

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情节严重”的认定,目前尚无司法解释作出规定。可依次考虑三个因素:

(1)只要该信息被用于实施犯罪活动,均可认定为情节严重;

(2)看是否严重危及公民个人的正常生活,或者给公民个人带来较大经济损失或导致其他后果;

(3)在无法认定前两者的情况下,根据出售、提供或者获取信息的数量、次数加以确定,其中,在出售的情况下还包括获利金额,在提供、获取的情况下还要考虑手段的恶劣程度或者支付的对价金额,等等。即情节是否严重,可以从出售、提供、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的数量、次数、获利金额、手段、持续时间、动机目的、危害后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判定。

2、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判定为情节严重:

(1)利用出售、提供、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实践中,有些行为人出售、提供、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是为了拓展公司业务或是个人人脉,有些行为人则是为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其主观恶性差异较大。对于为了实施违法犯罪目的而获取、使用公民个人信息的,应当属于情节严重。

(2)出售、提供、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对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的,其中包括造成公民严重精神损害或者重大经济损失。严重扰乱公民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应确定为情节严重。当然,并非只有犯罪后果实际发生才构成情节严重,可以结合犯罪结果的发生与否,或是特定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所面临的风险大小来确定是否属于情节严重。一般而言,产生实际损害的情节重于面临极大风险的情节。

在交通、教育等单位就职的职员,不得将自己在履行职责、或者是提供服务的过程之中获得的信息泄露给他人,否则根据规定,泄露信息被发现之后,这些职员可能会判处刑罚。即使对于罪名不成立无需量刑的,也有可能会受到治安处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单处罚金多少 (二)

最佳答案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单位罚金在法律上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因此而罚金的多少是需要根据案情的实际情况才能够知晓,但是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单位犯罪的直接负责人以及相关负责人都是会被判刑的。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单处罚金多少

法律并没有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罚金数额是多少,因此法院会根据具体犯罪情节来决定罚金的数额。

《刑法修正案九》:十七、将《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修改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本身以及单位的工作人员(自然人)。

4、主观方面:故意。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认定

法释10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

(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前款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标准十倍的;

(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第六条 为合法经营活动而非法购买、收受本解释第五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利用非法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获利五万元的;

(二)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购买、收受公民个人信息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将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的,定罪量刑标准适用本解释第五条的规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单位犯罪,是对单位的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进行处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不仅要被处以实刑,同时还要进行处罚罚金,但是罚金的标准在法律上是没有明确规定,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判断。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罚金标准 (三)

最佳答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罚金裁量一般为非法收益的一至五倍。

对于此种犯罪行为,应依据其危害性、违法所得数额及被告者前科记录、认错悔罪意愿等因素进行量刑,判处罚金。

根据《刑法》,非法向他人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可处罚金;

若情节严重则可能面临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危害程度;

犯罪的违法所得数额以及被告人的前科情况、认罪悔罪态度等,依法判处罚金。罚金数额一般在违法所得的一倍五倍以下。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量刑幅度 (四)

最佳答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量刑幅度如下:

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情形包括但不限于: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其他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违法所得五千元等。

情节特别严重: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情形包括但不限于: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的公民个人信息数量或数额达到情节严重标准十倍等。

从重处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将依照上述情节严重或情节特别严重的规定从重处罚。

单位犯罪:单位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各款的规定处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政处罚是怎样的 (五)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九条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前两款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协律网关于侵害公民个人信息,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获利5万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