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对于工时有着明确而细致的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规,我国实行的是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即标准工时制。这一制度确保了劳动者有合理的工作与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对于特殊情况如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也有相应的审批程序和规定,以适应不同行业和岗位的特殊需求。
劳动法工时如何规定的 (一)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1、劳动法规定每个月工时约为167小时。从全年日历时间365天中扣除52个星期的公休日104天,扣除法定节假日11天,劳动者全年应工作250天,每月平均工作20.83天,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按此推算,每个月平均应工作约167小时。
2、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所以,劳动法规定每个月工时约为167小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劳动法规定每月工作不能超过多少时间 (二)
最佳答案劳动法规定每月工作时间不超过176小时,具体如下:
1、劳动合同法中规定一个月工作时间不能超过176个小时,超过176个小时的,都应当算作加班,劳动者加班的,用人单位应当足额的支付其加班费;
2、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3、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可以延长工作时间的条件如下:
1、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生产经营需要主要是指紧急生产任务,如不按期完成,就要影响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延长职工的工作时间;
2、必须与工会协商。用人单位决定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把延长工作时间的理由、人数、时间长短等情况向工会说明,征得工会同意后,方可延长职工工作时间;
3、必须与劳动者协商。用人单位决定延长工作时间,应进一步与劳动者协商,因为延长工作时间要占用劳动者的休息时间,所以只有在劳动者自愿的情况下才可以延长工作时间。
需要支付加班费的情况如下: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不得以各种形式强迫员工加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劳动法规定工作时间标准 (三)
最佳答案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实行的工作时间标准为每日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四十四小时。
2. 一般情况下,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特殊情况下,每日工作时间可延长至三小时,但每月总时长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3. 职工的每日工作时间为八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为四十小时。
4.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周六和周日为休息日。企业和不能统一休息时间的事业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休息日。
5.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延长职工的工作时间。特殊情况下,如需延长工作时间,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
6. 行政事业单位加班补助标准为:在标准工作日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报酬;周末工作且无法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报酬;法定节假日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报酬。
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时间是40还是44小时 (四)
最佳答案劳动法规定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
根据《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的具体内容:
1、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4小时。
2、在特殊条件下从事劳动和有特殊情况,需要适当缩短工作时间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因工作性质或者生产特点的限制,不能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标准工时制度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延长职工工作时间。因特殊情况和紧急任务确需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
劳动法关于加班的规定有:
1、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
2、特殊情况的并能保证劳动者健康的,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
3、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如下:
1、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2、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3、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加班工资的基数如下:
1、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约定的,应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2、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员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在集体合同中明确;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上述约定的,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确定。
公司强制无偿加班的维权方式有:
1、协商。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解决,一般来说,如果单位不愿支付,协商无法取得效果的。
2、调解。有权调解的部门有单位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调解组织、行业性、地域性调解组织。尽管去年的司法解释规定调解协议也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如同协商一样,如果单位不愿支付,调解无法取得效果。
3、投诉。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部门进行处理。劳动监察部门在调查有关事实的基础上,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劳动监察部门查处案件的时限一般不超过60日,特殊情况可以延长30日。
4、劳动仲裁。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审理终结。
5、诉讼。对于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按照民事诉讼程序,实行两审终审制。
希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劳动法规定工作时间。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协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