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网络帮信罪的定义
- 二、网络帮信罪立案标准
- 三、网络帮信罪的危害与预防
- 四、全文总结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网络帮信罪立案标准

一、网络帮信罪的定义
帮信罪
帮信罪,全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的一种罪名。该罪名主要指的是,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而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网络帮信罪立案标准
为三个对象提供帮助
这里的“对象”指的是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人。只要行为人为三个或的此类对象提供了帮助,就可能达到立案标准。这种帮助可能包括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各种形式的协助。
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
即行为人通过提供支付结算等帮助行为,涉及的资金流转金额达到二十万元及。这是衡量帮信罪情节严重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
行为人通过投放广告等手段,为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提供资金达到五万元及,也属于立案标准之一。这种提供资金的行为,同样助长了网络犯罪的蔓延。
违法所得一万元
即行为人实施帮助行为所获得的违法收益达到一万元。这是衡量行为人从帮信罪中获利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
曾因帮信罪受过行政处罚又犯
行为人在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同样应当立案追诉。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这是一个兜底条款,具体情形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这些情形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为犯罪提供技术支持的手段特别恶劣、造成的后果特别严重等。
三、网络帮信罪的危害与预防
帮信罪作为一种新型网络犯罪,其危害性和隐蔽性不容忽视。它助长了网络犯罪的蔓延,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预防帮信罪的发生,广大网民应提高警惕,增强法律意识,不随意出借、出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银行账户等支付结算工具,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同时,发现信息网络犯罪线索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协助打击网络犯罪。
四、全文总结
网络帮信罪的立案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为三个对象提供帮助、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违法所得一万元等情形。这些标准的设定,旨在有效打击和预防网络犯罪的发生。广大网民应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警惕,共同抵制网络犯罪,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确保网络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明白网络帮信罪立案标准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内容,欢迎点击协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