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逃税罪一般要怎么判刑
- 2、逃税坐牢后逃的税还不上,可以不还吗?
- 3、逃税罪的判刑标准是怎么规定?
- 4、逃税罪最少判几年
- 5、做假账多少金额够判刑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逃税罪一般要怎么判刑 (一)

优质回答逃税罪的判刑一般根据逃税数额和占应纳税额的比例来确定:
基本刑罚: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加重刑罚:
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特别规定:
对多次实施逃税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刑罚。
纳税人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并已受行政处罚的,一般情况下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的除外。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逃税坐牢后逃的税还不上,可以不还吗? (二)
优质回答因为逃税行为坐牢之后,所逃的税款必须偿还。判刑并不会免除补缴税款的责任,刑满释放之后依然要偿还税款,还要加收滞纳金。逃税金额在纳税总额的30%,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逃税坐牢后逃的税还不上,可以不还吗?
不可以,必须偿还。坐牢并不免除补缴偷税漏税的责任,等服刑期满释放后依然要还,还要加上滞纳金。偷税漏税补税补缴后视情况一般不会在被判刑。
二、逃税漏税如何处罚?
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构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构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五倍以下罚金。
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轮游数额一倍五倍以下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占应缴税额的百分之十并且数额在一万元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构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一倍五倍以下罚金。
逃税的税款必须偿还。纳税人使用伪造、变造的账簿偷税,偷税金额占应缴纳税款的10%不满30%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偷税金额一倍五倍以下的罚款。偷税金额在应缴纳税款30%的,判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逃税罪的判刑标准是怎么规定? (三)
优质回答逃税罪的判刑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如下:
基本判刑标准:
当纳税人通过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导致应缴税款数额较大,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时,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并处以罚金。
加重判刑标准:
若逃税数额巨大,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刑罚将升级为三年至七年的有期徒刑,并同样处以罚金。
扣缴义务人的处罚:
扣缴义务人如采取上述逃税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数额较大,也将按照上述基本判刑标准和加重判刑标准的规定受到惩罚。
多次逃税的累计处罚:
对于多次逃税行为,不论是否已受处理,累计逃税数额将决定最终判决。
免责情况:
若逃税者在税务机关依法追缴后,及时补缴税款、滞纳金并接受过行政处罚,可免于追究刑事责任。但若逃税者在过去五年内因逃税受到过刑事处罚或税务机关两次行政处罚,则不予豁免。
骗取出口退税的刑事犯罪:使用欺骗方法向国家税务机关骗取出口退税,骗取国家税款数额达到五万元时,构成刑事犯罪。数额低于五万元的,税务机关将进行行政处罚。
逃税罪最少判几年 (四)
优质回答逃税罪最少可判处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以下是关于逃税罪判罚的详细解释:
基础刑罚:纳税人若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的处罚。加重刑罚:对于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的逃税行为,将处以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刑罚。特殊情况:如果纳税人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了应纳税款、缴纳了滞纳金,并已接受行政处罚,那么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这一规定不适用于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的纳税人。
信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旨在提供关于逃税罪判罚的科普性解释。
做假账多少金额够判刑 (五)
优质回答一、关于假账金额与判刑标准
1、假账涉及金额一万元及可构成犯罪。个人进行假账操作,若涉及金融凭证诈骗,金额达一万元;单位进行此类诈骗,金额达十万元,将面临刑事处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逃税罪】规定,纳税人采用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若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将被判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假账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
1、由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并对单位处以五千元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员,可处以三千元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3、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由所在单位或相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
4、对涉及假账的会计人员,由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 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逃税判多少年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协律网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