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是一种极其危险且违法的行为,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然而,有时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们可能会关心醉驾案件是否有可能撤案。事实上,醉驾立案后的撤案并非易事。一般情况下,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属于公诉案件,由检察院负责审查起诉,因此不能随意撤案。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如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行为人不构成犯罪,或者案件存在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撤案情形时,才有可能进行撤案处理。

醉驾公安机关立案后怎么才能撤案 (一)

醉驾公安机关立案后怎么才能撤案

贡献者回答醉驾是不能撤案的。公安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该要立案侦查。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属于公诉案件,由检察院审查起诉。除了检察院审查认为不构成犯罪外,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退回公安机关,提出撤销案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七条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醉驾立案后多久移交检察院 (二)

贡献者回答醉驾交警通常情况下7天就会移交检察院,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当中已经明确的规定了,在相关的案件公安机关查明完毕之后,一般在7天之内进行移送,接下来还会进行一系列的流程的处理。醉驾立案条件是,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应当立案追诉。行为人犯此罪的,依法判处拘役,并处罚金。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

第七条

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应当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法定诉讼期限内及时侦查、起诉、审判。

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据案件情况,可以拘留或者取保候审。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对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醉驾交警拖了4年才交检察过了追诉期吗? (三)

贡献者回答没有。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属于刑事犯罪。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为5年,并且只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不受追诉时效期限限制。因此,醉驾交警4年后移交检察院依旧在追诉期内,犯罪嫌疑人依旧要被追责。

一、醉驾交警拖了4年才交检察院,案件过了追诉期吗

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八十八规定,追诉时效的档次分为:五年、十年、十五年与二十年。

(1)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就不能再追诉。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不满十年的,经过十年后就不再追诉。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的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的不再追诉。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所以十分明确醉驾是刑事犯罪,且在5年有限追诉期内,故犯罪嫌疑人依旧要承担相关处罚

二、醉驾处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第四款规定: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中规定,饮酒或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次性扣12分。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醉酒驾驶者,处15日以下拘留,暂扣3个月6个月以下驾驶证,并处500元2000元以下罚款。

醉酒驾车的判定标准:酒精含量大于(等于)每100毫升血液中80毫克/的行为属于醉酒驾车。 根据国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80毫克的驾驶员即为酒后驾车,80毫克认定为醉酒驾车。

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

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属于刑事犯罪,追诉期为5年,因此交警4年后移交检察院依旧在追诉期内。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生命只有一条,请珍惜。

醉驾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 (四)

贡献者回答醉驾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这是判断醉驾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标准。如果醉驾行为情节显著轻微,且对社会危害不大,那么可能不被认为是犯罪行为,因此可以免于刑事处罚。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有一定的限制。如果醉驾行为发生在很久以前,且已经超过了法定的追诉时效期限,那么也可以免于刑事处罚。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条件在醉驾案件中较为罕见,因为醉驾的法定最高刑通常较高,追诉时效期限也相应较长。

其他法律规定的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的规定,还存在其他几种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如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等。然而,这些情形在醉驾案件中通常不适用。

综上所述,醉驾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主要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以及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其他法律规定的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在醉驾案件中通常不适用。

接受生活中的风雨,时光匆匆流去,留下的是风雨过后的经历,那时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另一种安慰。所以遇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积极的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刻告诉自己没有什么难过的坎。协律网关于醉驾成为刑事追诉第一犯罪就整理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