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税漏税负刑事责任吗 (一)

逃税漏税负刑事责任吗

贡献者回答逃税漏税在达到一定条件下需要负刑事责任。具体来说:

构成逃税罪的条件: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这是判定逃税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主要标准。

扣缴义务人的责任:扣缴义务人如果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或者因逃税受到两次行政处罚后又逃税的,同样构成逃税罪。

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201条,构成逃税罪的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刑罚将更加严厉,可能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不构成犯罪的情况:如果逃税行为未达到上述构成犯罪的条件,则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逃避法律制裁,因为税务部门仍可能对逃税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综上所述,逃税漏税行为在达到一定条件下确实需要负刑事责任,具体责任根据逃税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

逃税罪的情节具体有几种 (二)

贡献者回答我国《刑法》第201条中对构成逃税罪的情形做出了规定,1、是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2、是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

一、逃税罪的情节具体有几种

构成逃税罪的情形主要有两种,规定在我国《刑法》第201条。即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缴纳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缴纳税额10%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缴纳税额30%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因此,构成逃税罪的情形有两种:

1、是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

2、是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

二、逃税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 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 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2、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 二次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并且占各税 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的;

3、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 数额在五万元的。

目前,我国对于逃税罪的初犯规定了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特别条款。对逃避缴纳税款达到规定的数额、比例标准,已经构成犯罪的初犯,满足以下三个先决条件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一是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二是缴纳滞纳金。三是已受到税务机关行政处罚。而认定构成逃税罪,也要求同时满足税额较大和纳税额比例两项条件。

刑法201条逃税罪司法解释内容 (三)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脱逃罪是依法被逮捕、关押的犯罪分子,为逃避羁押或刑罚处罚,逃离监禁处所的行为。按中国刑法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本罪主要特征:(1)犯罪主体是被判处拘役刑罚,正在服刑的罪犯以及被依法逮捕、关押的未决犯。(2)侵犯客体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的管理秩序。(3)主观上出于故意。(4)客观上表现为从监禁场所脱逃,或在押解途中脱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六条 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有期徒刑。

刑法逃税是怎么处罚的 (四)

贡献者回答刑法对逃税的处罚主要根据逃税数额及占比来确定:

一般逃税情况的处罚:

纳税人:若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根据《刑法》第201条的规定,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逃税数额巨大情况的处罚:

纳税人:若逃税的数额达到巨大标准,同时占应缴纳税款的30%,则根据《刑法》第201条的规定,将在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之间进行处罚,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的处罚: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扣缴义务人犯逃税罪的处罚,虽然具体条款可能未在此详细列出,但同样会依据其逃税行为的严重程度,参照纳税人的处罚标准进行量刑,包括拘役、有期徒刑以及罚金等。

逃税罪的认定:

逃税罪的认定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以及逃避缴纳的税款数额较大并占应纳税额的一定比例。

法律后果的严重性:

逃税行为不仅会导致法律上的处罚,还会对个人声誉、企业信用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个人失去自由等严重后果。

因此,纳税人应严格遵守税法规定,按时足额缴纳税款,避免逃税行为带来的法律风险和不良后果。

逃税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呢如何处罚 (五)

贡献者回答有下列情形的应当立案调查: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

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2、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的。

3、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 数额在五万元的。

根据《刑法》第201条规定,逃税罪的处罚标准如下: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协律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刑法第201条逃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