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 2、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罚款几倍
-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148条
- 4、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几倍赔偿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一)

答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是指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或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物性疾患的行为。
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有毒、有害食品,符合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的,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或者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无证据证明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不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但是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该其他犯罪定罪处罚。
明知他人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有毒、有害食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或者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共犯论处:(一)提供资金、贷款、账号、发票、证明、许可证件的;(二)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运输、贮存、保管、邮寄、网络销售渠道等便利条件的;(三)提供生产技术或者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四)提供广告等宣传的。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罚款几倍 (二)
答罚款10倍。
根据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可要求商家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96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消费者要求的赔偿适用于哪部法律,要看消费者的诉求和实际情况,如果商家存在故意隐瞒商品质量问题的行为,则适用于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欺诈行为,可以要求商家三倍赔偿,最低500元的赔偿。如果商家的行为不属于故意,则不适用于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一种标价58元的食品出现问题,在商家存在故意隐瞒行为的前提下,如果按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三倍最低500元赔偿标准,消费者只能获得500元赔偿。但是如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十倍赔偿”规定,消费者可以获得580元的赔偿。面对这种情况,消费者是否有自主选择权呢“这是不可以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同国立法法》的规定,当两种法律条款撞车时,特殊法要优于普通法。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属于普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属于特殊法。在同一件案子中,没特别规定可采用普通法。但如有特殊法,比如针对食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出现问题时就不再适用普通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九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148条 (三)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148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 详细解释如下:
该条款首先明确了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中的权益保护。当消费者购买并食用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且因此遭受了损害时,他们拥有向食品的经营者或生产者索赔的权利。这种损害可能包括身体健康上的伤害,以及由此产生的医疗费用、误工费等经济损失。 其次,条款规定了生产经营者在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时的责任。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即无论责任最终归属何方,接到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都应当先行赔付,不得推诿。这种制度设计旨在快速有效地解决消费纠纷,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如果损害是由生产者造成的,经营者在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反之亦然。
此外,条款还引入了惩罚性赔偿机制。对于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明知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仍然进行经营的行为,消费者除了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这种惩罚性赔偿旨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违法成本,从而促使他们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生产经营者则无需支付惩罚性赔偿金。 最后,该条款还体现了对消费者最低赔偿金额的保障。即使按照上述计算方式得出的赔偿金额不足一千元,消费者仍有权要求获得一千元的赔偿。这一规定确保了消费者在受到较小损害时也能得到合理的赔偿,进一步体现了法律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几倍赔偿 (四)
答一、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赔偿几倍十倍的赔偿金;《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二、食品安全法是怎么规定的食品检验《食品安全法》对于食品检验的规定如下所示:
1、第八十四条: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
2、第八十五条:食品检验由食品检验机构指定的检验人独立进行。检验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规范对食品进行检验,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不得出具虚假检验报告。
3、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并依据有关规定公布检验结果,不得免检。
4、第八十八条:对依照本法规定实施的检验结论有异议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自收到检验结论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向实施抽样检验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上一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复检申请,由受理复检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公布的复检机构名录中随机确定复检机构进行复检。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协律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